摩訶慕德拉之歌  --- 帝洛巴

 

摩訶慕德拉是超越一切言語與符號的,

但是對最認真和忠誠的你,那諾巴,

這些話必須對你說......

 

空不需要任何的倚靠,摩訶慕德拉的基礎是無。

無須任何努力,只要保持放鬆與順應自然,

你就能夠打破束縛──如此即能得到解脫。

當一個人凝視進宇宙,就會看到空無;

但如果攜帶著頭腦,那你就會看到頭腦,

 

一個打破分別的人,即達成了佛的境界。

遊蕩飄過天空的雲沒有源頭、也沒有歸處,

那些流經頭腦的評判思想也一樣。

一旦自我的頭腦被觀照到,那些偏見就終止了。

 

形色的空間不是黑的、也不是白的,

只要是源於自我的頭腦,所有事端都會浮現。

無始以來的黑暗掩埋不了熾熱的陽光──

累生累劫的生死輪迴,從不能掩埋心靈明亮的光芒。

雖然以言語來闡釋空,然而空是不可能言說的。

雖然我們說「心靈如同火焰一樣的明亮」,

然而那是超越所有語言和符號的。

雖然心靈在本質上是空的,

但是它卻圍繞並包含著所有一切。

 

身體什麼都不做,就是放鬆;

閉緊嘴巴,保持寧靜;

放空你的頭腦,什麼都不想,

用身體來體驗空,就只是放鬆

像一支空心的竹子般,自在地休息在你的身體裡。

不予不取,讓你的頭腦休息。

摩訶慕德拉就像一個不執著的頭腦,

就是去練習,遲早你將觸及佛性。

 

經文和戒律裡的持咒和波羅蜜的修行方法,

還有各種學派與經典的教導,皆無法使你領悟與生俱來的真理。

當頭腦充斥著想要追求目標的欲望時,光反而被遮蔽了。

履行譚崔經文的人不會心存分別,

不會悖離三昧耶的精神。

他停息了所有活動,摒棄了一切欲望,

 

任由思想來來去去,彷彿波浪一般。

他永遠不會毀壞無所執和無分別心的原則,

這樣就是在護持譚崔的經文。

在摩訶慕德拉裡,一個人的罪愆全數燃燒殆盡;

在摩訶慕德拉裡,一個人從世界這個囚籠解脫出來。

這就是法的無上光芒,

那些對此懷疑的人是傻瓜,他們耽溺在悲傷和痛苦之中。

為了奮力達到解脫,你必須信賴上師,

當你的心靈接收到他的祝福時,解脫就即將來到。

啊!世上的一切都是無意義的,它們只不過是悲苦的根源。

渺小的教誨只能引導你去行動──

因此人們應該只追隨偉大的教誨。

超越二元性就是高貴的風範,

 

克服心神散亂就是高貴的修持,

無所修持的途逕就是諸佛的途徑。

這是一條通往佛境之路。

短暫無常就是這個世界,如夢如幻,沒有實體。

摒棄俗世並離開你的親人,

切斷色慾和憎恨的糾纏,到森林和山裡去靜心。

倘若不經由努力就能順應自然,

那麼你很快就會達到摩訶慕德拉的境界,

並成就那不可能達成的。

斬斷樹根,枝葉就會凋零;

根除頭腦,就不再有生死輪迴。

智慧的光能在頃刻間驅散累世的黑暗,

只要強而有力的心靈之光進入,無知的面紗瞬間燒盡。

執著於頭腦的人無法見到超越頭腦的真理,

奮力修法的人無法領悟超越修行的真理,

要領悟那超越頭腦與修行的,

你必須徹底剷除頭腦的根基,一塵不染地凝視著。

你必須破除所有的分別,保持安然自在。

你不必給或取,而是順其自然──

因為摩訶慕德拉超越所有的接受與拒絕。

從此以後,阿賴耶就不再萌生,

無人能夠玷污或阻礙它。

停留在這樣無生的境界裡,

一切表象將消失在法性中,

我執與傲慢也會消失於無形。

無上的領悟超越了一切。

至高的行動推崇無所罣礙的偉大源頭,

無上的圓滿就是,領悟無所期待的內在神性。

一開始,瑜伽士感覺自己的頭腦像瀑布般翻攪;

到了中游,就像恆河的水一樣和緩又溫柔;

到了河的盡頭是一片無垠的大海,

母親和兒子的光,在此融為一體。

 

帝洛巴出生在印度東孟加拉邦的婆羅門家族中。當他還是牧童時,偶遇龍樹菩薩,從其處獲得大乘佛教的基本啟示,並被龍樹菩薩封賜為當地巴聯塔小國的統 治者。帝洛巴過了幾年奢侈的宮廷生活後,決定離開王宮,剃度出家修行。帝洛巴在孟加拉邦的索瑪布里密乘寺院受具足戒,然後開始接受傳統訓練。

來帝洛巴在定觀接受空行母的指示,直接學習密法,空行母也授予帝洛巴完整的上樂金剛密續修法。除此之外,帝洛巴也從許多偉大的密行大師如查里雅娃譯師及拉 娃巴尊者處得到無數的教法和傳承。因此帝洛巴精通「中有」、「遷識」及「拙火」等瑜伽密行,還有其他秘密的口訣。雖然帝洛巴有很多上師,但是金剛總持才是 他真正的主要上師,因為金剛總持直接授予他無窮的密法,其中包括「大手印」禪修等。

 

往後的十二年裡,帝洛巴專心而堅定地修法,並且將一位瑜伽女納為修行伴侶,然而此舉使他被傳統僧團逐出師門。雖然帝洛巴被公認是位偉大的大師,但是人們仍無法接受他有一位女性伴侶。從此,帝洛巴便隱居起來。在他眾多門徒中,那洛巴成為延續其傳承的嫡傳弟子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